详情

1985年法国摄影师镜头下沈阳中捷厂国营待遇令人


  加斯穆尔来到中捷友情厂时,正值三线扶植的。这个厂的立钻车间300多名职工,早正在1964年就搬家到了中卫,成立了大河机床厂,为国度的三线扶植做出了庞大贡献。

  走进中捷友情厂的车间,能够看到工人们正正在忙碌地操做着各类机床。这家工场以出产50、80摇臂钻床和T68、T611镗床而闻名,其产物以高精度和不变性正在国内机械加工范畴享有盛誉。

  照片中的女工们,她们正在车间里熟练地操做着台式钻床,也是家庭的顶梁柱。80年代的国营工场,就像一个迷你社会,病院、长儿园、学校、食堂等设备一应俱全,工人们的糊口需求几乎都能正在厂区内获得满脚。

  1985年6月,一位名叫加斯穆尔的法国摄影师,带着对东方大国的猎奇,踏上了中国东北的沉工业心净——沈阳。他的目标地是阿谁时代的一个工业传奇——“中捷友情厂”。

  阿谁时代,工场实行着“八级工”轨制,从1级学徒工到8级首席技师,每个级别都有其严酷的技术要求。最顶尖的“8级工”,他们的工资待遇以至跨越了厂长,月收入可达160元,而通俗工人的月收入正在30-50元之间。虽然数字不大,但正在阿谁时代,这些收入脚以养活一家长幼。医疗、教育等根基糊口需求,都是由工场处理的。物价低廉,一瓶茅台只需8元,如许的糊口怎能不让人神驰?

  中捷友情厂,一个响当当的名字,它的汗青能够逃溯到1939年,最后是日本人正在二和期间成立的“满洲机械株式会社”,出产军械和机械。解放后,这里履历了两次改名,最终正在1960年,为了留念中捷友情,命名为“中捷友情厂”。





领先设备 精益求精

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精加工设备、钣金加工设备,造就先进的生产基地,为先进技术方案的迅速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!

联系我们